喀麦隆
(最近更新时间:2024年4月)
【国名】喀麦隆共和国(TheRepublicofCameroon,LaRépubliqueduCameroun)。
【面积】475442平方公里。
【人口】2861万(2023年)。约有200多个民族,主要有富尔贝族、巴米累克族、赤道班图族(包括芳族和贝蒂族)、俾格米族、西北班图族(包括杜阿拉族)。法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约有200种民族语言,但均无文字。40%人口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20%信奉伊斯兰教,40%信奉传统宗教。
【首都】雅温得(YAOUNDE),人口253.8万。年均气温24.9℃,降雨量1299毫米,降雨期133天。
【国家元首】总统保罗·比亚(PaulBIYA)。
【重要节日】国庆节:5月20日;独立纪念日:1月1日;统一纪念日:10月1日。
【简况】位于非洲中部,西南濒几内亚湾,西接尼日利亚,东北接乍得,东与中非共和国、刚果(布)为邻,南与加蓬、赤道几内亚毗连。海岸基准线长360公里。西部沿海和南部地区为赤道雨林气候,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4-28℃。公元5世纪起外来部族大量迁入,并先后形成一些部落王国和部落联盟。1884年沦为德国的“保护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喀东、西部分别被法、英军队占领。1922年国际联盟将东、西喀麦隆分交法、英“委任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将东、西喀分交法、英“托管”。1960年1月1日法托管区根据联合国决议独立,成立喀麦隆共和国,阿赫马杜·阿希乔出任总统。1961年2月,英托管区北部和南部分别举行公民投票,6月1日北部并入尼日利亚,10月1日南部与喀麦隆共和国合并,组成喀麦隆联邦共和国。1972年5月20日,喀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取消联邦制,成立中央集权的喀麦隆联合共和国。1982年11月阿希乔辞职,保罗·比亚继任总统。1984年1月改国名为喀麦隆共和国。
【政治】比亚总统执政以来,实行“民族复兴”纲领,主张“民主化和民族融合”,政局长期稳定。比亚1984年、1988年两次连任总统。1990年12月实行多党制。1992年举行多党立法选举和总统选举,比亚当选总统,组成以执政党“喀麦隆人民民主联盟”(简称人民盟)为主体的多党联合政府。1997年10月、2004年10月,比亚两度连选连任。2008年4月,喀国民议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对总统任期次数的限制。2011年10月比亚再度连任。2018年10月7日,喀举行总统选举,比亚以71.28%的得票率第七次当选总统。
【宪法】现行宪法于1972年5月20日经公民投票通过。1975年5月、1983年11月、1984年1月、1988年3月、1991年4月、1996年1月和2008年4月7次修改。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免总理和政府成员,颁布法律和法令,宣布紧急状态,必要时可提前举行总统选举。总统通过直接选举产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不能履行职权时,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职务。总理是政府首脑,领导政府工作,负责执行法律,行使制定规章权,任命行政官员。
【议会】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行使。国会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本届国民议会于2020年2月选举产生,共180个席位,来自8个政党,其中人民盟占152席,全国民主进步联盟占7席,社会民主阵线占5席。议长:卡瓦耶·耶吉·贾布里勒(CavayeYeguieDjibril),人民盟成员。本届参议院于2023年3月选举产生,由市镇议员投票产生70名参议员,总统任命30名参议员。100名参议员来自7个政党,其中人民盟占94席,全国民主进步联盟、喀麦隆人民联盟、喀麦隆民族拯救阵线、保卫共和国民主运动、社会民主阵线各占1席。参议院设参议长1名、副参议长5名。参议长:马塞尔·恩吉芬吉·尼亚特(MarcelNJIFENJINIAT),人民盟成员。
【政府】本届政府于2019年1月组成,包括总理1人、国务部长4人、部长35人、部长级代表8人、国务秘书10人。主要成员如下:总理迪翁·恩古特·约瑟夫(DionNguteJoseph),旅游和娱乐国务部长贝洛·布巴·迈加里(BelloBoubaMaigari),司法国务部长埃索·洛朗(EssoLaurent),高等教育国务部长法姆·恩东戈·雅克(FameNdongoJacques),国务部长兼总统府秘书长费迪南·恩戈·恩戈(FerdinandNgohNgoh),总统府负责国防事务的部长级代表贝蒂·阿索莫·约瑟夫(BetiAssomoJoseph),总统府负责国家最高监察事务的部长级代表姆巴·阿查·福曼当·罗丝·恩格瓦里(MbahAchanéeFomundamRoseNgwari,女),总统府负责公共采购的部长级代表塔尔巴·马拉·易卜拉欣(TalbaMallaIbrahim),总统府负责与议会关系部长级代表瓦卡塔·博尔维纳(WakataBolvine),领土管理部长阿坦加·恩吉·保罗(AtangaNjiPaul),社会事务部长恩盖内·肯代克·波利娜·伊雷娜(NguénénéeKendeckPaulineIrène,女),农业和乡村发展部长姆拜罗贝·加布里埃尔(MbairobéGabriel),艺术和文化部长比敦格·姆克帕特·皮埃尔·伊斯梅尔(BidoungMkpattPierreIsma?l),商务部长姆巴尔加·阿坦加纳·吕克·马格卢瓦尔(MbargaAtanganaLucMagloire),新闻部长萨迪·勒内·埃马纽埃尔(SadiRénéEmmanuel),权力下放和地方发展部长埃兰加·奥巴姆·乔治(ElangaObamGeorges),地产、地籍和土地事务部长埃耶贝·阿伊西·亨利(EyebéAyissiHenri),水资源和能源部长埃伦杜·埃松巴·加斯东(EloundouEssombaGaston),经济、计划和领土整治部长阿拉明·奥斯曼·梅伊(AlamineOusmaneMey),基础教育部长埃通迪·恩戈亚·洛朗·塞尔日(EtoundiNgoaLaurentSerge),畜牧、渔业和畜产工业部长塔伊加(Taiga),就业和职业培训部长伊萨·奇罗马·巴卡里(IssaTchiromaBakary),中等教育部长娜洛瓦·莉翁加·波利娜·埃贝(NalovaLyongaPaulineEgbe,女),环境、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部长海莱·皮埃尔(HéléPierre),财政部长莫塔泽·路易·保罗(MotazeLouisPaul),公职和行政改革部长约瑟夫·勒安德森(JosephLeAnderson),林业和动物资源部长恩东戈·朱尔·多雷(NdongoJulesDoret),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库尔泰斯·克恰·塞莱斯蒂娜(CourtèsnéeKeutchaCélestine,女),青年和公民教育部长穆努纳·富楚(MounounaFoutsou),矿产、工业和技术开发部长多多·恩多凯·加布里埃尔(DodoNdokéGabriel),中小企业、社会经济和手工业部长巴西莱金·阿希尔(BassilekinIIIAchille),邮电部长利博姆·利·利康·芒多莫·米内特(LibomLiLikengnéeMendomoMinette,女),妇女和家庭事业促进部长阿贝娜·翁多阿·奥巴马·马里·泰雷兹(AbenaOndoanéeObamaMarieThérèse,女),科研和创新部长楚恩特·马德莱娜(TchuinteMadeleine,女),对外关系部长姆贝拉·姆贝拉·勒热纳(MbellaMbellaLejeune),公共卫生部长马纳乌达·马拉切(ManaoudaMalachie),运动和体育部长穆埃勒·孔比·纳西斯(MouelleKombiNarcisse),交通部长恩加莱·比贝埃·让·埃内斯特·马塞纳(NgalléBibeheJeanErnestMasséna),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奥沃纳·格雷瓜尔(OwonaGrégoire),公共工程部长恩加努·朱梅西·埃马纽埃尔(NganouDjoumessiEmmanuel)。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0个大区(极北、北部、阿达马瓦、东部、中部、南部、滨海、西部、西南、西北),58个省,360个市镇。
【司法机构】司法权由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各级法庭行使。总统任命法官。最高司法会议协助总统工作。最高法院院长梅科贝·索内·丹尼尔(MEKOBESONEDaniel),总检察长恩乔多·吕克(NDJODOLuc)。
【政党】共有合法政党298个,主要政党情况如下:(1)喀麦隆人民民主联盟(RassemblementDémocratiqueduPeupleCamerounais,RDPC):执政党。前身是喀麦隆民族联盟,1966年9月1日成立,1985年3月24日改称现名。1990年12月前为唯一合法政党和执政党。总目标是建立一个以严格、讲道德、自由和民主以及保证人民充分发展为基础的“集体自由主义社会”。恪守的信条是“团结、进步、民主”。当前的任务是促进全国的团结和统一,发展经济和文化,反对部族主义和宗教特权。1984年9月,比亚总统当选喀麦隆民族联盟主席,1985年喀麦隆民族联盟改称喀麦隆人民民主联盟后当选为人民盟党主席。1990年6月、1996年12月、2011年9月,人民盟分别举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比亚均当选党主席。该党在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中分别占152席和94席。(2)社会民主阵线(SocialDemocraticFront,SDF):主要反对党。1990年5月26日成立。1991年3月1日成为合法政党。以“民主、正义、发展”为口号,宣称以和平手段实现政权交替是该党的责任和义务,主张恢复联邦制。曾抵制1992年的立法选举和1997年的总统选举,在西部英语区和巴米累克人中影响较大。2004年10月,党主席约翰·弗吕·恩迪(JohnFruNDI)参加总统选举,获得17.40%选票。2011年10月,恩迪再次参加总统选举,获得10.71%选票,排名第二。2018年10月,该党第一副主席奥什?乔舒亚?纳姆邦吉(OSIHJoshuaNAMBANGI)参加总统选举,获得3.35%选票,排名第四。该党在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中分别占16席和1席。(3)喀麦隆复兴运动(MouvementpourlaRenaissanceduCameroun,MRC)主要反对党。2012年8月成立,主张发起广泛政治讨论,营造更为开放、民主的政治氛围。主席莫里斯?坎图(MauriceKamto),曾任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司法部部长级代表等职,2018年10月参加总统选举,获得14.23%选票,排名第二。该党在国民议会中占1席,在参议院中无席位。(4)喀麦隆民主联盟(UnionDémocratiqueduCameroun,UDC):反对党。1991年3月成立,同年4月取得合法地位。寻求建设一个和平、宽容、自由和正义的社会,主张实现在正义、平等、反对部族主义基础上的和平。在西部大区有一定影响。主席恩达姆·恩乔亚(NdamNJOYA),曾任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外交部副部长和国民教育部长等职。2004年10月以反对派联盟“民族和解与国家重建联盟”统一候选人身份参加总统选举,获得4.47%选票,居第三位。2011年10月再次参加总统选举,获1.73%选票,居第四位。2018年10月再次参加总统选举,获1.73%选票,居第五位。该党在国民议会中占6席,在参议院中无席位。(5)全国民主进步联盟(UnionNationalepourlaDémocratieetleProgrès,UNDP):参政党。1990年5月成立,1991年3月25日被批准为合法政党。该党在北方穆斯林居住地区影响较大,领导层中有不少人为前总统阿希乔的支持者。强调喀是公民的国家,支持民族团结和统一,反对分裂。主张经济自由化和地方分权,赞成严格执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1997年曾与社民阵联手抵制总统选举。1998年1月与人民盟达成“政府共同纲领”后加入政府,成为参政党。该党在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中分别占4席和1席。党主席贝洛·布巴·迈加里(BelloBubaMAIGARI)现任旅游国务部长。(6)喀麦隆人民联盟(UniondesPopulationsduCameroun,UPC):参政党。成立于1948年4月,曾为喀独立作出过贡献。因从事反殖斗争,1955年被法国殖民当局取缔。喀独立后于1960年2月25日成为合法政党。1966年,前总统阿希乔宣布实行一党制后,该联盟被解散,其领导人大多流亡国外。喀实行多党制后,该联盟即恢复活动,于1991年2月取得合法地位。该联盟主张加速国家民主变革,鼓励政治自由化,广施民主,分散经济管理权,减少国家干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一个在团结和互相补充基础上的社会。该党多次发生分裂,形成以总书记奥古斯坦·科多克(AugustinKODOCK)、主席恩代·恩图马扎(NdehNTUMAZAH)以及亨利·奥科贝·恩朗(HenriHOGBENLEND)为首的三派。2000年1月前两派宣布和解。该党在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中各占1席。
【重要人物】保罗·比亚:共和国总统、国家元首、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人民盟全国主席。1933年2月13日生于南部大区贾埃洛博州。1956至1962年先后在法国路易·勒·克昂公立中学、巴黎大学、海外高等研究学院等攻读法律和政治学,1960年获国际公法学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总统府特派员,国民教育、青年和文化部长办公厅主任、秘书长,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总统府秘书长兼民事办公室主任,总统府国务部长兼秘书长等职。1975年6月出任政府总理。1982年11月任共和国总统至今。1975年2月当选为喀麦隆民族联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83年9月任全国主席。1985年3月任喀麦隆人民民主联盟全国主席至今。
【经济】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农业和畜牧业为国民经济主要支柱。工业有一定基础。独立后实行“有计划的自由主义”、“自主自为平衡发展”和“绿色革命”等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发展较快,80年代初期经济增长率曾达到两位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度达到1200美元。1985年后,由于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陷入困难。喀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的四期结构调整计划均未完成。1994年非洲法郎贬值后,喀经济形势开始好转,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外贸结构改善,工农业增产,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喀政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强财政管理,推进私有化,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保持增长。2000年,喀顺利完成第五期结调计划,并被批准加入“重债穷国”减债计划。2000年至2003年,喀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助下实施第二个“减贫促增长”计划。2006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认喀达到“重债穷国减债计划”完成点,喀外债获大幅减免。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喀财政关税和出口产品收入骤减,外部投资和信贷收紧,失业人数增多。2009年,喀政府先后公布《2035年远景规划》和经济增长和就业战略发展规划(2010-2020),重点是发展农业,扩大能源生产,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努力改善依赖原材料出口型经济结构,争取到2035年将喀建成“民主、统一、多样的新兴国家”。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估算如下:国内生产总值:489.6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10美元经济增长率:4%货币名称:中非金融合作法郎(FCFA,简称非洲法郎)通货膨胀率:7.2%(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
【资源】矿产资源较丰富。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铝矾土(储量为11亿吨以上,矾土品位为43%,硅石品位为3.4%)、铁矿(约50亿吨)、金红石(约300万吨,钛含量92%至95%)、铀矿(约2万吨)。此外还有锡石矿、黄金、钻石、钴、镍等以及大理石、石灰石、云母等非金属矿产。森林面积225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6%,可供开采面积约1700万公顷,木材蓄积总量4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水力资源达2080亿立方米,占世界水力资源的3%。水力发电量占喀麦隆总发电量的72%。石油储量约1亿吨,天然气储藏量约5000亿立方米。喀政府2001年颁布《矿业法》,2010年7月29日修订其中部分条款,进一步明确了矿产证类型、采矿权益保障等内容。目前,喀麦隆矿产资源每年财政收入约50亿非郎。
【工业】独立后工业发展较快,已有一定基础和规模,工业水平居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前列。全国15%的劳动力从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饮料、卷烟、纺织、服装、造纸、建材、化工、炼铝、电力、石油开采与加工、木材开采与加工等。自1990年起推行企业私有化政策。近年来,为促进工业发展,增加就业,吸引投资,喀政府积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大力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但喀麦隆工业化发展仍面临电力等能源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加工制造业成本高昂等困难。
【农林牧渔业】素有“中部非洲粮仓”之称。可耕地达到72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目前仅开发180多万公顷。2018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占出口总额的25%,为60%的劳动人口提供了就业。喀政府重视农业发展,增加农业发展管理机构的投资,建设农村基层合作组织,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年轻农民就业提供帮助,并积极与国际组织联络,争取世界银行、欧盟、联合国粮农组织、非洲开发银行、伊斯兰开发银行的资助,提高喀麦隆农业产量及竞争力。主要粮食作物有小米、高粱、玉米、稻谷、薯类、芭蕉等。主要经济作物有可可、棉花、咖啡、香蕉、油棕等,系世界第五大香蕉生产国。目前,咖啡年产量2.5万吨,可可豆年产量约20万吨,香蕉产量22万吨,棉花产量35万吨。林业为喀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森林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6%。喀政府重视林业发展,1999年进行林业改革,明令禁止原木出口,并对林地开采权进行公开招标。同年,针对禁止原木出口造成的出口收入下降问题,将树种分为传统树种和推广树种,后一种原木纳税后准许出口。林业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为6%。喀海洋捕鱼主要依赖手工作业,水产养殖尚在起步阶段。水产品自给不足,每年需从国外进口11万吨左右鱼品。全国牧场和草原面积1430万公顷。北部地区畜牧业较发达,主要以传统方式进行经营。畜牧业年产值占农业产值的14%。喀政府已着手制定旨在促进养鱼业、捕鱼业、养蜂业等产业多样化发展政策,制定有效防治和减少动物流行病的机制,拟定与国际接轨的兽医服务业标准。
【旅游业】旅游资源丰富,有“微型非洲”之称。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业,成立了以总理为主席的国家旅游理事会,在国外开设旅游代表处,并鼓励私人投资旅游业。1975年加入国际旅游组织。1985年建立喀麦隆旅游公司。1989年成立旅游部。1990年成立“全国促进旅游委员会”。全国有381个旅游景点,各类保护区45处。主要旅游点有贝努埃、瓦扎和布巴恩吉达等天然动物园。2018年,喀共有1721家宾馆和837个旅游景点,共接待国际游客81.2万人次,国内游客487万人次。
【交通运输】已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公路交通占全国运输总量的90%以上。铁路:1911年投入使用,总长1000公里,分布在部分大城市,使用单窄轨铁路,至今未能延伸到全国各地。喀政府于2012年推出了“国家铁路指导计划”,作为铁路发展的重要指南。公路:总长122108公里,其中沥青路总长约7000公里,主干道总长21490公里,乡村道路长为100243公里。根据喀2020-2035年公路发展指导计划,未来15年喀公路建设重点是修建联通区、省首府的道路。水运:喀麦隆目前有4个港口:杜阿拉、林贝、克里比3个海港和加鲁阿内陆河港。杜阿拉港位于距大西洋50公里的五里河港湾口,地理位置优越,是中非地区的重要港口,中非、乍得等内陆国进出口商品均在此转运。设计吞吐量1000万吨/年,近年来实际吞吐量均超过1000万吨,年吞吐量占喀进出口商品的95%以上。2018年货运量1160万吨,同比增长4.5%。林贝和克里比港规模较小。2014年12月,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贷款建设的克里比深水港一期项目竣工,码头设计年吞吐量120万吨货物和30万TEU集装箱,2018年3月投入运营,2018年货运量640万吨。加鲁阿港为季节港,每年8—9月为运输期,近几年没有承担运量。空运:目前喀麦隆除雅温得-恩西马兰、杜阿拉、加鲁阿等三大国际机场外,还有马鲁阿-萨拉克、恩冈代雷、贝尔图阿、巴富萨姆-巴姆古姆、巴门达-巴富特等五个二级机场。目前共有20家商业航空公司和3家货运航空公司在喀开展业务。喀麦隆航空公司是在原喀国有航空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总部位于杜阿拉市,现有3架波音飞机、两架新舟60飞机和一架庞巴迪飞机,经营国际和国内航线,2011年3月28日实现首航。主要目的地城市为巴黎、布鲁塞尔、亚的斯亚贝巴、伊斯坦布尔等。此外,喀还有三家仅从事包机业务的小型航空公司。
【电信业】近年来,喀麦隆通信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15年,移动通信服务覆盖全国领土超过80%,用户1861万。目前,喀麦隆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市场共有三家运营商,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企业50多家。2019-2022年外汇储备及外债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2019202020212022外汇储备37.6640.1943.6351.34外债总额128.5138.6160.8165(资料来源:2023年第二季度《伦敦经济季评》)喀现有商业银行13家,截至2015年12月,三大巨头——非陆第一银行(AfrilandFirstBank),喀麦隆兴业银行(SociétégénéraleCameroun)和喀麦隆储蓄信贷国际银行(BICEC)放款总额和吸纳存款分别占喀麦隆银行业的53.9%和50.2%。此外还有社会保险银行、专门为房地产业提供融资支持的喀麦隆房地产银行、负责管理公共债务的债务自治银行以及邮政储蓄银行等非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喀杜阿拉证券交易所于1999年挂牌成立,目前已有喀矿泉水公司(SEMC)、喀非洲林业与农业公司(SAFACAM)、喀棕榈公司(SOCAPALM)等三家公司成功上市。截至2017年2月1日,杜阿拉证券交易所市值达3293亿非郎,其中股票市值1485亿非郎,债券市值1808亿非郎。
【对外贸易】实行贸易开放政策,强调贸易伙伴多样化。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与30多个国家签有贸易协定。主要出口原油、碳氢燃料和润滑油、木材、橡胶、棉花、铝矿、香蕉、咖啡等,主要进口原油、冷冻海鱼产品、大米、药品、化肥、旅游车辆、货物运输车辆等。欧盟始终是喀第一大贸易伙伴,占喀对外贸易总额的50%以上。
近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年份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出口额 | 44.16 | 54.78 | 60.97 | 72.91 |
进口额 | 50.95 | 59.10 | 77.05 | 74.33 |
差额 | -6.79 | -4.32 | -16.08 | -1.42 |
(资料来源:2023年第四季度《伦敦经济季评》)
【外国援助】主要援助方为法国、国际开发协会、欧盟、德国、非洲发展基金、英国、美国、日本等。2016年喀获得8.54亿美元外援,其中欧盟援助占57%。
【人民生活】在联合国2018年公布的189个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列151位。2021年人均预期寿命60岁。城镇人口占56%,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41.9%。医疗卫生状况在中部非洲地区相对较好。2012年,94.1%的城市人口和51.9%的农村居民享有清洁饮用水。2018年,喀因疟疾患病致死人数达3263人。2014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将喀列为脊髓灰质炎风险国家。2018年艾滋病感染率为3.4%。目前,疟疾仍是喀患者住院、婴儿死亡、适龄儿童辍学的首要原因。目前喀全国共有2260所公共医疗机构,其中4所普通医院、3所中心医院、14所大区医院、164所县级医院、155所小区医疗中心、1920个综合卫生中心。
【军事】1960年独立后建军。武装力量由陆、海、空军和宪兵组成。总统为全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2001年7月,喀军队实行重大改革,建立总统-国防部长-大军区司令-省军区司令的垂直领导体制。全国划分为4个诸军种联合区,司令部分别设在雅温得、杜阿拉、加鲁阿和马鲁阿,10个大区内设立10个军分区。
【教育】国家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近年来教育经费在政府预算中保持一定增长。喀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目前,全国共有15123所小学、2413所初中和高中、8所国立大学。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0%,全国人口文盲率为24.1%。
【新闻出版】喀麦隆新闻出版公司成立于1977年,下辖喀麦隆通讯社、《喀麦隆论坛报》报社等。登记注册的报刊有500多家,其中绝大部分因经营困难不能定期出版发行。主要有:《喀麦隆论坛报》,1974年创刊,全国性官方报纸(法、英双语版),日发行3万余份;《行动报》,执政党人民盟机关报,法、英双语排版,原为周报,由于资金问题已停刊;《官方公报》,半月刊,由总统府出版发行,法、英文合刊,主要刊载总统、总理及各部颁布的法令、法律;《信使报》,1979年创刊,最有影响的私人报纸,每周出版三期,发行量2万份;《新言论报》,私人报纸,每周三期,发行量约1万份。此外,还有《动荡报》,《前景报》、《先驱报》等。喀麦隆广播电台:总台设在首都雅温得,从5时至次日凌晨2时连续播音21个小时,用法、英和多种地方语言广播,覆盖率约为60%。在10个大区的首府设立地区电台,并在雅温得、杜阿拉、布埃亚和巴富萨姆四大城市建立了4个商业性的调频电台。喀麦隆国家电视台:1986年成立,播放彩色电视节目,发射网可覆盖全国领土的约50%。平日播出时间为10个小时,从15时至次日1时;周六和周日延长至13和16个小时。1988年建成全国电视制作中心。2000年政府颁布关于私人视听传媒企业建立和运营条件的法令,允许私人进入视听传媒领域。私人电台在首都和杜阿拉等城市有所增加。喀现有超过600家新闻机构,近200家电台、154家电视台以及为数众多的网络媒体。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和英国BBC公司均在喀播放调频节目。
【对外关系】奉行独立、开放、睦邻友好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积极参与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要求国际社会充分关注发展中国家诉求,建立更加多元、公正的国际关系新秩序。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努力推动非洲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同法国的关系】喀法关系密切,交往频繁。两国签有经济、财政、军事、司法等多个合作协定。法是喀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最大援助和投资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每年对喀援助超过1亿欧元,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2019年10月,比亚总统夫妇出席在法国里昂举行的第六届抗艾滋病、结核和疟疾全球基金大会。其间比亚总统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见。同月,法国外长勒德里昂访喀。11月,比亚总统应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赴法国出席第二届巴黎和平论坛。2022年7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喀。2023年11月,法国外长科隆纳访喀。
【同美国的关系】美是喀主要贸易伙伴。喀主要向美出口石油和矿石,美企业在喀油气开发、矿业、城市交通、电力等多个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两国政府间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军事、农业和教育领域。2014年8月,比亚总统赴美出席美非峰会。2019年3月,美国助理国务卿纳吉访问喀麦隆。2022年12月,比亚总统赴美出席美非峰会。2023年11月,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访问喀麦隆。
【同英联邦关系】喀麦隆西部两个大区曾为英国殖民地。1995年11月1日获准加入英联邦。英联邦向喀提供援助,用于人权、良政、扶贫和高教等领域的几十个合作项目。2006年,英国免除喀所有双边债务,共计1.06亿英镑。英联邦每年向喀提供十余个赴英国、加拿大和南非的留学名额。2014年10月,英联邦议会大会在喀麦隆召开。2018年5月,菲勒蒙总理代表比亚总统赴伦敦出席英联邦首脑会议。
【同尼日利亚关系】喀尼边界长1680多公里。由于历史原因,双方曾在一些陆海疆界问题上存有争议。2006年6月,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斡旋下,喀尼两国元首签署和平协议,尼从巴卡西半岛撤军,半岛争端和平解决。2008年8月,尼正式将巴卡西半岛主权移交喀方。
【同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关系】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努力推动非洲国家的团结和合作。2016年9月,比亚总统出席第71届联大会议。11月,塞内加尔总统萨勒访喀。2017年7月,菲勒蒙总理代表比亚总统出席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第29届非盟峰会。10月,比亚总统赴乍得出席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特别峰会。2018年10-11月,菲勒蒙总理代表比亚总统赴乍得出席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峰会,赴亚的斯亚贝巴出席非盟特别峰会,赴乍得出席乍得湖盆地委员会特别峰会。2019年3月,恩古特总理代表比亚总统赴乍得出席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峰会。8月,外长姆贝拉率团出席第七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TICAD)。10月,总理恩古特代表比亚总统出席日本天皇即位典礼。12月,恩古特总理代表比亚总统赴肯尼亚出席第九届非加太集团首脑会议,赴加蓬出席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峰会。2020年11月、12月,姆贝拉外长先后代表比亚总统赴加蓬出席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峰会、出席以视频形式召开的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峰会特别首脑峰会。2023年2月,恩古特总理代表总统比亚出席在刚果(金)首都金沙萨举行的中部国家经济共同体(CEEAC)第22次峰会。6月,比亚总统赴法国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7月,比亚总统赴俄罗斯出席第二届俄非峰会。10月,比亚总统会见到访韩国总理韩德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