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经贸合作迎来新机遇——前7月福建对非洲国家进出口超过500亿元
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北京隆重举行。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持续推进,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福建省,与非洲国家贸易往来日益紧密。据厦门海关统计,今年1-7月,福建省对非洲国家进出口510.9亿元,其中出口301.3亿元,同比增长3.2%。
在泉州石湖港区,经泉州海关检疫查验和放射性项目检测合格,厦门东方万里原石有限公司的1批共145件、4180.7 吨的安哥拉进口花岗岩在泉州石湖港快速通关放行,当日便运往位于泉州水头的石材加工现场。“安哥拉石材花色品种多,质量较好,市场潜力较大。其中,‘安哥拉黑’深受消费者喜爱!”厦门东方万里原石有限公司经理张黎生说。
晋江市七彩狐服装织造有限公司很注重非洲等新兴市场,特别是泳衣、瑜伽服对南非市场的拓展。“我司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今年对南非多款新品订单量持续攀升,被持续加单,前7个月出口增幅超六成。目前,订单已排到年底!”。七彩狐公司董事长洪建库高兴地说。
据厦门海关人士介绍,民生消费品出口和资源性商品进口增幅较大。出口方面,前7个月,福建对非洲国家出口服装、农产品、食品分别为37.5亿元、27.5亿元、21.2亿元,同比增长2.3%、21.1%、21.3%。同时,“新三样”产品(光伏产品、锂离子蓄电池、电动汽车)出口1.7亿元,增长1.3倍。另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出口船舶达34.6亿元,增长12.25倍。进口方面,福建从非洲国家进口铜材、铜矿砂、木及木制品分别为27.6亿元、14.4亿元、1.3亿元,分别增长44.3%、57.1%、57.1%。
数据显示,前7个月,福建与47个非洲国家有进出口贸易往来,列前3位的南非、刚果民主共和国、利比里亚进出口额为97.8亿元、57.7亿元、37.3亿元,其中对刚果民主共和国、利比里亚增长1.04倍、6.06倍。今年1月新加入金砖成员国的埃及、埃塞俄比亚进出口分别为24.6亿元、5.5亿元,分别增长9.7%、42.3%。
为更好服务福建企业与非洲国家贸易往来,厦门海关持续推进“先放后检”“抵港直装”等通关便利化改革,促进资源性商品扩大进口;结合“进千企、解千题”等行动,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监管服务水平,打造出口便捷通道,深度释放海关政策红利,全力保障“福建制造”拓展非洲国家市场。